康寧大學師生結束為期11天的以色列參訪,這趟以“健康”為主軸的交流之行,參與的康大學生見識到以色列手腦並用的繪圖學習方式,以及貼近家居生活的長照設計,印象極為深刻,也認為是台灣可以參照學習的對象。

康寧大學與以色列學校互訪已形成慣例,這幾年來雙方師生的深度交流,不僅增進兩國學生對彼此文化的瞭解,同學們也結交到許多異國的朋友。今年三月,以國師生來訪,康寧大學特別舉辦制服日活動,讓從無制服規定的以色列學生,瞭解到台灣中學的制服文化。康寧大學此行,形式上是一次回訪,實質上則是針對以色列的護理教育與長照措施參觀與學習。

在以色列Barzilai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師生帶領下,康寧師生親自體驗以色列的護理教育。與台灣學校老師通常運用PPT講解,學生聽講作筆記的模式不同,以色列學生的教學方式,運用的是非常傳統的繪圖方式,老師要求學生親手繪畫,以增進理解和學習力,此點讓康大學生大感意外。以國學生表示,透過手繪過程更能夠幫助思考,學習效果非常好。

另外一個讓康大師生大開眼界的是,以色列健康照顧機構,對高齡者的長照措施。與台灣部分長照機構相同,以國長照機構配置有24小時的醫師與護理師,但不同於台灣長照空間設計,常讓人覺得冷陌與疏離,以國長照機構除了一人一室,同時還有客廳,設計盡量貼近家的感覺。不僅如此,機構還安排老人手動創作,並展示老人作品,增進老人自我價值及成就感,這對僅強調“照護”的台灣長照政策,極具啟發性。

康大師生也造訪瀕臨荒廢的以色列拿撒勒老社區,如何有計畫的活化及復甦,展現新生面貌。此行拓展了學生的國際視野,實質達到該校強調國際交流的目的。

康寧大學 

40歲就白內障 十年來患者增5成

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近十年來40歲至50歲白內障就診人數成長增5成;EyePlus聚英視光眼科診所賴威廷醫師今 (29) 日指出,近年來門診中的中年白內障患者也有增加的趨勢,青壯年民眾更要當心!雖然進行手術置換人工水晶體已是主要的治療方式,但卻發現民眾在治療上有三大迷思(害怕手術、忍到不行再說;不了解人工水晶體差異,聽別人的經驗選就是;開眼手術很重要,要對醫院設備精挑細選),反而拖延了白內障的治療。

滑臉書、回覆Line或Email,現代人的生活已脫離不了3C產品,但對於眼睛負擔大幅增加,眼疾也更容易上身!EyePlus王馨慧醫師表示:「水晶體原本是透明的,但會吸收3C產品所散發出的熱能;長期下來,水晶體會逐漸變混濁甚至全白、形成白內障。」根據衛生福利部統計資料,近十年來40歲至50歲白內障就診人數成長增56%1,以往多是中年子女陪著年邁的父母來處理白內障問題,現在反而新增很多中年病患來求診。根據兩年診間觀察,每7個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患,就有一個是中年人,顯示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

如果發生視力模糊、怕光、複視、近視度數突然遽增等狀況,都可能是白內障的徵兆;若原本已有老花,突然覺得老花狀況改善了,不要輕忽,這也可能是罹患白內障的影響。醫師民眾除了養成定期檢查的良好習慣,對於眼睛視力的任何變化都不能輕忽,才不會錯失黃金治療期。

賴威廷指出:「許多人對眼部手術還是感到擔心,但隨著醫療的進步,其實白內障手術已經越來越成熟,民眾可以放心治療。門診觀察許多患者對於白內障都有以下三大迷思,呼籲民眾應該養成正確觀念、積極搶救視力:

迷思一:

白內障手術過程劇痛?恢復期長?擔心手術風險只好忍到不行再開刀!

許多白內障患者常有錯誤認知,以為手術治療過程劇痛、復原期漫長,因此,在尚未嚴重影響生活的情況下總是能拖就拖。王馨慧醫師表示,眼科手術進展日新月異,雖然白內障手術困難度相較高,但是,只要術前全面檢測,術後就能有良好的效果,建議術前經過2至3次的精密詳細的檢查以及高階光學測量仔細評估。此外,現今手術傷口比起過往小,術後只要1至2週就能恢復,慎選經驗豐富的醫師更可以幫助減輕術後疼痛,對日常生活影響並不大,患者不需過度害怕。否則,白內障拖到晚期使水晶體含水量增高、膨脹,誘發青光眼等併發症,恐造成失明提醒民眾若疑似罹患白內障,應盡快就醫檢查與治療,避免影響視力;或是導致後續手術併發症風險提高。

迷思二:

單焦點水晶體還是多焦點水晶體?我選用過都說讚的那一個!康寧大學

許多病患多會聽從親朋好友的推薦,堅持置換單焦點或多焦點水晶體。王馨慧提醒,康寧大學有時他人推薦的人工水晶體,並不適合自身情況。單焦點人工水晶體僅能改善聚焦看遠距離的單一功能,因此患者在術後會跟一般沒有白內障的老年人一樣,若有老花在閱讀時仍需配戴老花眼鏡;多焦點人工水晶體較為方便,可以讓患者術後兼具看遠和看近的功能,若有老花問題不需再另外配戴老花眼鏡。不同人工水晶體有不同的優缺點,建議術前都要經過多次精密詳細的檢查,醫師會針對患者的度數、視網膜及角膜的條件,以及患者生活的型態,建議最適合的人工水晶體。

迷思三:

白內障手術很重要,一定要挑醫院、挑設備!

醫療分級制度民眾有小病到診所大病到醫院的觀念,對於白內障手術有些民眾會覺得要到醫院才能得到良好的治療。賴威廷醫師表示,目前台灣的眼科醫療環境完善,民眾在選擇治療白內障時,主要考量醫療院所、醫師以及置換的水晶體。不論是診所或醫院,在手術設備上並無太大差異,許多診所也跟醫院一樣採用了最先進的儀器。另外,白內障也是眼科醫師常規的手術,所以無論是醫院或是診所醫師都可以有足夠的經驗協助病患評估與進行手術。

王馨慧提醒民眾,日常使用3C產品要適度休息,以免白內障提早報到,也建議定期進行視力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及早處理視力問題。若發現已罹患白內障也不用擔心,治療方式已經成熟,只要與醫師討論找出最符合需求的治療方式,即有機會恢復清晰視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r09fz26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